至魯之周公旦而有名」,從其各種別名看來,當時仍以葯用為主,直至漢代才有從葯用轉變為飲用的文獻記載﹔趙飛燕別傳有云﹕「姜后見帝,賜座命進茶左右奏云﹕向侍帝不僅,不合啜此茶。」由此可見茶已是漢窒的飲料,且不是任何人隨便可飲到的。據王褒所以寫「僮約」一文中記載,知當時的社會有「客來烹茶」的習慣,但這種風氣並未相當流氣行,這也許是因為野生的茶樹相當難得,產量又少的緣故,所以一般庶民很少能享受茶飲,而只限於富家或皇室,因此在漢代飲茶還是相當「貴族化」。又據三國志吳志的韋曜傳所載﹕「孫皓飲臣酒,率以七升為限,曜飲不過二升,或為裁減,或賜茶茗以當酒。」由這段文字,我們可得到兩點啟示﹕一是當時上層社會飲茶風氣甚盛,二是在三國時代已有以茶代酒的風尚。

世說新語記載﹕「王濛好茶,人至輒飲之,士大夫輒以為苦,每欲侯濛,必云﹕『今日有水厄』。」由這裡可知道在南朝時代已有好茶成癖的人士了。 由魏晉南北朝 ( 公元三世紀起 ) 到唐代 ( 公元七世紀起 ) 是茶飲的「轉變期」,這可能是因為茶樹的發現愈來愈多,製茶技術愈來愈進步,尤其唐朝更是由貴族化漸納入民俗的時代,因此飲茶的風氣才逐漸的普遍流傳開來。

arrow
arrow

    靜德堂茶道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