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DSC_0029.JPG  

宋代時期鬥茶之風盛行, 早在唐代中國就有了飲茶的習慣,唐代時期飲茶類似於今天的沖劑一樣,會加上許多的調劑品。到了宋代時期,飲茶之風在文人士大夫之間風行起來。作為鬥茶的重要部分,茶盞在宋代發展到達了頂峰。以11至12世紀的宋代為例,茶碗的大量生產就充分體現了彼時中國飲茶風氣的興盛。茶,最早被用於佛教打坐、參禪的提神飲品。為滿足宋代巨大的市場需求,當時中國約有上百個窯口生產茶碗,最有名的就是產自於中國南部的福建建窯,就在此時開始專門生產茶碗。


  茶盞分為很多種,就陶瓷而言,窯口眾多,很多著名的窯口都在燒造茶盞。以其黑或褐釉面上特有的紋路而著稱,典型代表為:以其紋路,形象命名的“兔毫”。這些獨特的釉面紋路,是通過控制釉藥中的氧化鐵含量來實現的。在燒制過程中,過量的鐵元素從釉層中分離出來,形成 “兔毫”紋路。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福建地區燒造的建窯茶盞。建窯燒造采用福建當地瓷土,含鐵比較高,燒出後胎體成黑色。號稱‘鐵骨汙泥’。露胎處烏黑,粗礦,建窯中有一部分茶盞是專門為宋代宮廷進貢所用的。下面會刻有‘供禦,進琖’等字款。


 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只建盞,為宋代時期建陽窯黑釉束口盞,在建盞的形制中,束口盞比較受到文人的青睞,收斂的造型,沈穩的釉色也十分符合宋代文人的情懷,這只建盞的內外部施以窯變釉色,呈現出星星點點的油滴狀。油滴釉在建窯甚至北方的很多窯口中,其名貴程度都是非常之高的。這只束口盞底足露胎處呈鐵胎。為建窯水吉窯中最典型的作品。品相完美。俗稱鐵胎,這種鐵胎的茶盞在飲茶時,有一種說法,對水質也有所變化。另外這只建盞的窯變顏色,將盞內註入水後,也會呈現出類似星空般的神奇絢麗的色彩,根據不同的窯變所顯現的顏色也有不同,這就是建窯窯變留給後人的魅力所在。
  承載著千年文化的中國瓷器, 在眾多中國陶瓷展品中,一些展現了陶瓷工藝的歷次飛躍、一些描繪了中國豐富多元的文化,而更多則與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陶瓷,共同描述了中國對世界陶瓷史綿遠流長、錯綜複雜的影響。所有這些瓷器承載的故事,以令人著迷、無法預知的形式,交織、匯聚在一起。

arrow
arrow

    靜德堂茶道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